新聞 > 中國經濟 > 正文

中國教育機構又爆財務危機 「小音咖」積欠數億人民幣

音樂教育機構「小音咖」被爆拖欠學員學費和教師薪水,可能高達人民幣1億元(約1499萬美元)。圖為「小音咖」之前舉辦的活動。(取材自微博)

中國又有大型教育培訓機構出現財務危機。音樂教育機構「小音咖」拖欠學員學費和教師薪水可能約人民幣1億元(約1499萬美元)。目前其在上海及廣州的門市都已關閉。

綜合證券日報及「財經」雜誌報導,13日,小音咖創始人李艾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給家長和老師的公開信,坦承資金緊張、營運困難,並制定了「紓困計劃」。

據不完全統計,目前小音咖教師維權群、家長維權群已經超過8個,每個群500人,被拖欠費用少則2萬元,多則10萬元,即使按照每人2萬元計算,小音咖拖欠的學員學費、教師工資可能已超過8000萬元。

至於被欠薪的教師,少則幾萬,多則10餘萬,而按照小音咖App(應用程式)上的介紹,該機構宣稱有超過3000名的教師,涉及金額巨大。

小音咖的門市集中在上海和廣州,這兩地的門市已暫停課程、處於關閉狀態。

小音咖成立於2015年,主要為4歲到12歲少兒提供音樂輔導服務,其註冊公司為上海藝齊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

由於校外補習機構大多要求學員預付數個月、甚至數年的學費,在機構經營出問題後往往造成退費困難,去年12月初,上海市教委曾明確要求通過第三方託管、風險儲備金等方式,對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進行風險管控。

小音咖曾對外宣稱有國資背景和背書、課時費由銀行監管,以此獲取家長信任。據報導,上海銀行與小音咖確實有簽署「培訓機構資金監管平台的合作服務協議」。但按照協議內容,還需經過家長、機構與銀行簽署定期扣款的第三方協議,此協議一直未落地實施。

在中共官方推動減輕學生校內和校外學業負擔的「雙減」政策之後,素質教育(如才藝、體育等)一度成為很多補教機構轉型的方向,多集中於寫程序、美術、口才等幾大熱門領域,音樂領域則很少。

報導引述行業內人士說,音樂教育是師資培養和管理成本很高的行業。放眼中國音樂素質教育市場,不僅沒有出現教培巨頭,小有規模和知名度的品牌也屈指可數,整個行業處於零散、分散的狀態。

近年來被爆經營困難的音樂教育機構並非只有小音咖一家。2019年起,音悅家、柚子練琴、快陪練等公司逐步破產清退。

快陪練CEO陸文勇曾公開表示,在線陪練的門檻其實很高,看似是簡單的在線直播,讓老師陪孩子練琴。但如果沒有上億元起步資金,可能無法發展。因為在線陪練需要大量的技術開發和人力布置,這部分可能每年就會消耗幾千萬。

音樂教育機構「小音咖」拖欠學員學費和教師薪水可能約人民幣1億元(約1499萬美元)。目前其在上海及廣州的門市都已關閉。(取材自微博)

責任編輯: 楚天  來源:中央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、出處並保持完整。

本文網址:https://tw.aboluowang.com/2022/0620/176457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