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 > 大陸 > 正文

過年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現在流行一句話:過年最有意義的其實是過年前的15天,人總是在無限期接近幸福的時候最幸福。

但對於仍堅守在工作崗位的人,幸福感要大打折扣了。

尤其是在一線城市,這些天可能連吃個早飯都費勁。

因為不少早餐店老闆們已經返鄉準備過年了。

看到貼在早餐店門口的這些放假通知,一休息就是半個月一個月,打工人的心和胃都受到了衝擊。

如果有人將早餐店老闆們的返鄉軌跡繪製成一張地圖,可能會發現有不少人的終點匯集在了同一個省份:安徽。

曾經有一種說法是:「北京做早點的,十有八九都是安徽人。」

這話可能說保守了,全中國的早餐店,似乎大部分都是安徽人開的。

在北京賣3元自助早餐的南城香,被網友選為「杭州特產」的巴比饅頭、廣州自洲包點、杭州包客里、蘇州天添、沙士比……通通都是安徽製造。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低調的安徽人,如何扛起了全國早餐大旗?

安徽人春節返鄉後,北上廣人民「愁死」了

不南不北、經濟不算太發達、飲食文化也不太突出的安徽,是個最沒存在感的省份之一。

但在餐飲界,安徽人一直悶聲發大財。

北京快餐界地頭蛇「南城香」,單店日均流水是全國快餐連鎖店每天平均流水的5倍,整體年流水超15億元,其老闆汪國玉正是安徽人。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在「北京美食必吃榜」上主打京菜和烤鴨的「四季民福」,憑小龍蝦出名的「胡大飯館」,北京單城開出近50+直營店的「管氏翅吧」,背後的老闆也是安徽人。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把目光從北京移開,會發現安徽餐飲人的腳步更是遍布全國。

老鄉雞、小菜園、巴比饅頭、甜啦啦……都有一位安徽老闆在「運籌帷幄」。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不過,早餐生意才更能體現安徽人在餐飲界悶聲發大財的特點。

南京人愛吃鴨子,但南京著名的鴨血粉絲湯,卻是安徽人的發明。

天津人的煎餅果子是一絕,但也有人說煎餅果子源自安徽固鎮。雖然這說法並不明確,但安徽人在天津開的「南樓煎餅」,被天津煎餅果子協會評為二十強,晚上8點才開門,凌晨12點還有人排隊。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早餐店裡存在感十足的餛飩,起源地還是安徽。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至於早餐店裡出鏡率最高的包子,雖然不是起源於安徽,卻是安徽人最拿手的早餐產品。

只是安徽人做包子,很少叫「安徽包子」,而是積極本地化。

「中國包子第一股」巴比饅頭,最開始叫「劉師傅大包」,後來進軍上海,為了雅致一些,才改成現在的名字。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除了改名,更重要的本地化措施是產品的本地化。

剛在上海賣包子時,巴比饅頭的生意並不好,創始人劉會平領悟到:「我是安徽人,我拿安徽的口味做給上海人吃,上海老百姓當然就不認了。想明白這個道理後,我就去當地生意最好的兩家包子鋪里學習人家到底怎麼做的,學完回來就給自己的產品做本地化。」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和巴比饅頭一樣,其他安徽人做包子,也是入鄉隨俗並加以改良。

開在杭州就叫杭州小籠包,開在南京、上海就叫饅頭、湯包;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到了廣東,他們就對照著粵式包點的精緻,改做可愛玲瓏的奶黃包、流沙包;

到了北方,他們又改良出當地人愛吃的三鮮、醬肉口味。

如果哪天安徽人把包子賣到義大利,想必他們的包子也將有了披薩的風味。

這就是安徽早點的特點。表面看起來是典型的全國各地都有的中式早餐,如果不去和老闆交談,你很難發現它的安徽屬性。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深藏功與名的另一面,是專業和用心。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做大早餐生意,多虧這個神秘鄉鎮

安徽人能在餐飲界站穩腳跟,實際是有點被逼無奈。

餐飲業是個苦差事,早餐更是餐飲中最耗時耗力的分類。

然而人均資源匱乏的安徽人,為了生計,自古就往外闖蕩。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,其淨流出人口高居全國第二。

背井離鄉,還有什麼苦是吃不下的?

所以甚至有了「10個早餐店,9個安徽人」的誇張說法。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但是安徽人能將早餐生意在全國做大做強,絕不是一個「肯吃苦」就能解釋的。

這過程中,不得不說到一個安徽的神秘鄉鎮:江鎮。

這個小鎮,人口不到4萬,但在外從事做包子的有近2萬人,號稱「中國麵點師之鄉」。央視某檔節目曾經評價江鎮人:不是自己在做包子,就是有親戚朋友在做包子。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巴比饅頭、獨秀、天添、沙士比、饅鄉人、包客里、反手等面點品牌,都是江鎮人創立的。

那些默默無聞的早餐檔口,背後也很可能有江鎮人的身影。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在搜尋引擎上輸入「安慶江鎮」,會自動出現和包子相關的許多聯想。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和其他背井離鄉的安徽人一樣,江鎮人外出討生活,在最開始也是因為艱辛和迷茫。

上世紀八九十年代,江鎮還是一片貧苦景象。

巴比饅頭創始人劉會平回憶,每天清晨四五點,父母就會外出勞作,夜裡七八點才回到家中。即便如此辛苦,「如果能吃上一點米飯,那都是不錯了。」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吃不飽飯,迫使越來越多人離家打工。

江鎮人做遍了各行各業,而後來之所以聚焦在早餐生意,其實是源於一個巧合。

1988年,江鎮人何曉紅靠「發饃饃」,成了全鎮第一個萬元戶。她的學徒朱學平,也靠著一家饅頭店,半年多時間就收穫頗豐,並成為鎮上第一個買電視機的人,羨煞旁人。

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。

儘管江鎮主要種植水稻,但人們紛紛跟隨榜樣的腳步,大舉進軍面點行業。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況且,做早點雖然辛苦,但所需要的成本並不高,無非是房租、原材料,相比其他創業項目確實要更容易開始。

劉會平一開始創業,琢磨的是養豬,後來轉而干起了包子鋪,就是因為養豬成本高,開包子鋪成本低。而且,其姐姐、姐夫當時已經開了一年的包子鋪,有親戚幫助,劉會平很容易就能學到如何做包子、如何經營,怎麼看都比做別的營生容易得多。

這種「老鄉幫老鄉」的傳幫帶形式,讓越來越多江鎮人盯上了早餐生意,規模也越做越大。阿慧石磨坊的董事長丁陳林說:「包子就是我們的大學,江鎮人讀的都是包子大學。」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現在江鎮的人均儲蓄、存款總額,占據了其所在市的各鎮之首。

臨近春節,江鎮街頭還能看到不少掛著各地牌照的車子,其中不乏豪車。

有人打趣說:當你有機會在江鎮坐上一輛勞斯萊斯,你仔細嗅探,便會發現車內氤氳著香菇韭菜的味道。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時至今日,江湖上還流傳著江鎮人在早餐界的統治力:「江鎮人對吃早點人的心理研究已經深入骨髓了,但凡江鎮人來做包子了,本地包子鋪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。」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萬億餐飲市場,

憑什麼他們贏了這麼多年?

江鎮人的早餐生意,現在遇到了不少挑戰。

大大小小的品牌都打起了早餐的主意,推出了0元豆漿油條免費領、3元早餐自助、9.9元咖啡+歐包……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例如南城香的「3元早餐自助」,皮蛋粥、胡辣湯、豆漿、豆腐腦、牛奶、鹹菜,隨便吃;和合谷也上線了「3元粥品無限續」活動;嘉和一品推出「任意粥品2.8元」,宣稱要把「售價降至N年前」。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但面對衝擊,江鎮人還是有自己的優勢。

一方面,他們在這麼多年已經發展出了一條成熟的產業鏈。

比如在江鎮,會看到一家又一家賣蒸籠的店鋪,這也成了江鎮本地的一個配套產業。全鎮做蒸籠業務的廠家有40多家。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這些蒸籠廠家,也大多是半路出家。

有人原先是竹匠,即用竹子扳成竹椅、竹床等。隨著江鎮人對蒸籠的需求增大,轉行做起了蒸籠,還積極研發,光籠墊就有五六種,蒸籠製品更有上百種。

發展至今,江鎮不僅是「中國麵點師之鄉」,還成了「蒸籠籠墊之鄉」。

產業鏈的成熟,帶來的是效率和成本優勢。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就像湖南新化人一度統治了全國80%的列印複印業,正是因為從國際貿易,到機器出售,設備維修,墨盒、紙張等材料供應,他們形成了自己的產業鏈。

對於各環節的價格,新化人知根知底,外人則不知深淺。所以有人說:「去新化人那裡買設備和耗材,說新化話的一般會比說普通話的有優惠。」

另一方面,江鎮人的適應能力更是殺手鐧。

一方水土孕育出一方包子品牌,但江鎮人加入後,這個鐵律被打破了。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最典型的還是巴比饅頭,如今門店近5000家,早已走出上海,遍布全國。

其秘訣就是,每個地方的主打產品都略有不同,包子味道完全根據當地人的喜好決定。

巴比饅頭並不是個例。江鎮當地一名權威人士曾做過一次粗略的統計,目前江鎮加盟店數量在100家以上規模的品牌,已經有一百個以上。

不論是成規模的品牌店還是普通的早餐檔,江鎮人的優勢正是將專業能力,轉化為個性化和標準化的產品,適應當地人的喜好。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春節最慘一幕:安徽人回老家,把全國人民急壞了

和很多普通的縣城、鄉鎮一樣,沒有先天優勢的江鎮,反而養成了靈活、拼搏的創業個性。

敢想敢幹,會想會幹,正是逆襲之道。

責任編輯: zhongkang  來源:金錯刀 轉載請註明作者、出處並保持完整。

本文網址:https://tw.aboluowang.com/2024/0207/2014805.html